内蒙草原赤峰牧业港
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,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。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,辖三区、七旗、二县,是一个以蒙古族、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,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。赤峰也是公认的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,是闻名中外的红山文化中心。赤峰地处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地,是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也是内蒙古第四大城市。
2002年,赤峰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为834.45万头(只),牲畜存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,草场超载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。而从效益指标来看,牲畜总增数量比上年同期增加2.1万头(只)。能繁殖母畜存栏达331.5万头(只),畜群结构更趋合理。2002年牧业年度牲畜统计数据显示,赤峰市牲畜良种及改良种比率为84.4%,基础母畜比重达41.3%。
2014年正值内蒙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的峰期,特别是赤峰市,通过采取政策扶持、资金倾斜、行政推动和示范引导等多种措施,扎实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,形成了以巴林右旗为代表的整村推进模式,以阿旗为代表的自繁自育模式,以东方万旗肉牛产业有限公司和阿旗北方肉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“公司+基地+农牧户”的经营模式,以林西镇蒙旺肉牛养殖公司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模式,以阿旗柴达木良种牛繁育公司为代表的一体化养殖模式,以金峰公司、德美羊业为代表的“羊联体”养殖模式等多种适合不同地区发展条件的经营方式,提高了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。“十一五”时期,全市共建设年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专业村415个,肉牛养殖小区223个,年养殖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25898户,培育年出栏2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精养高效典型户332户;全市肉羊养殖专业村达到1626个,肉羊养殖小区达到330个;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到1200处。
内蒙古赤峰全市牛冷配站点达到1701处,羊人工授精站点达到953处,建设肉牛育肥棚舍292.5万平方米,青贮窖267.4万立方米,饲料加工机械达到21946套。大力开展以人工种草、飞播牧草、草地围栏、草地改良为主的基础草原建设,提高了草地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,保障了饲草料的有效供给。全市草原建设累计完成2413.68万亩,实行封育禁牧面积达到8539.3万亩。
全市人工授精、胚胎移植和“四良四改”等适用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,良种及改良种家畜的比重进一步提高,畜牧业品种结构得到优化。今年,全市完成大小畜改良配种584.7万头只,比2005年增加233.8万头只,牲畜良改率达到97%,比“十五”期末提高6.5个百分点。育成了新的肉羊品种―――昭乌达肉羊。还通过推行秸秆调制、饲料青贮、氨化、微贮等技术,合理有效利用农业生产副产品,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。
赤峰市培植了以草原兴发、塞飞亚、东方万旗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,成功引进了江苏雨润集团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项目并已开工建设。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14家,从事畜牧业经营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948家,入社农牧民5.8万户,直接受益农牧民43万多人。全市已建立行政管理、监督执法、技术支撑三大工作机构,完善了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。
全市形成了以设施农业、设施畜牧业为引领的农牧业产业体系,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超过700家,其中国家级3家、自治区级14家,塞飞亚、草原兴发、宁城老窖等品牌全国驰名。已建成年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专业村415个,年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小区223个,年养殖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2.6万户;全市肉羊养殖专业村达到1626个,肉羊养殖小区达到330处;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200家。全市设施农业67万亩,占内蒙古的一半以上。